
「豪宅月」現象再現 5,000萬以上成交急增近九成
在減息與股市造好帶動下,財富效應浮現,樓市氣氛明顯回暖,尤以一手新盤表現最為突出。截至昨天,今年一手市場成交量已衝破1.7萬宗,超越去年全年約1.58萬宗。多項利好因素配合下,購買力持續釋放,發展商勢於減息周期全速推盤,全年一手交投量上望20,000宗,打破疫情前錄得的約1.87萬宗紀錄,創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後新高。
10月一手市場錄得近1,700宗成交,雖較9月下跌約一成,屬四個月新低,但已連續九個月維持破千宗水平,涉及總成交金額達210億元,並已連續三個月穩守200億元以上,反映市場資金充裕,購買力依然強勁。
鐵路項目銷情尤為理想,其中信置等發展的元朗錦上路柏瓏III,單月售出逾200伙,連同柏瓏I及II餘貨,整個系列全月售出逾250伙,吸金逾17億元,成為10月「賣樓王」;會德豐旗下日出康城「SEASONS」系列則售出約160伙;恒地(012)灣仔WOODIS亦錄得約105伙成交。
值得關注的是,10月堪稱「豪宅月」,全月錄得至少64宗成交金額逾5,000萬元的大額交易,較9月約34宗大幅增加近九成,創一年新高,涉及總金額逾68億元,按月升幅近七成。其中以西半山天御表現最為突出,錄得11宗成交,其次為啟德天璽‧天及澐璟,分別錄得9宗及7宗。
此外,10月成交金額達1億元以上的超級豪宅亦錄得多達19宗,創逾兩年新高。單是天御便佔10宗,幾乎成為豪宅買家掃貨首選。
受惠於股市持續暢旺及投資移民政策放寬,豪宅市場將進一步升溫,買家入市意欲增強,並傾向選購面積更大、價值更高的物業。他估計,第四季成交金額逾5,000萬元的豪宅宗數將達約120宗,較第三季增加逾兩成。
新盤大額成交湧現,嘉里建設旗下九龍半山龍駒道緹外錄得10月第二宗成交,為5座6樓B室分層大宅,實用面積4,378方呎,屬4套房連雙工人房間隔,連兩個車位,成交價2.5億元,呎價約57,104元。項目至今累售41伙,套現逾130億元,平均成交呎價約6萬元。
同日,被接管的何文田傲玟亦錄得逾半億成交。第7座19及20樓A室複式戶,實用面積2361方呎,連1個車位以7,507.98萬元售出,呎價3.18萬元,是月內第2宗複式戶成交。買家為內地及本港商人。




